NEWS 公司动态

邦达集团 BANGDA GROUP - 以科技为动力 以质量求生存

首页> 新闻中心 > 公司动态

金华着力破解住宅小区停车难

2020-01-10 13:20:37



随着金华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市民对生活居住条件要求也越来越高,市区老旧小区已落后于时代发展,停车难、停车乱成为当下一大民生痛点和难点。如何提升改造老旧小区停车位,缓解停车难?相关部门负责人认为,注重停车位改造,建立长效机制,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药”。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老旧小区“整治规范一批、改造提升一批、打造特色一批”的改造要求,我市启动老旧小区改造试点,有重点、有计划开展老旧小区环境整治、改善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配套工作。,开发区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共210个,占小区总数的45.26%,建筑面积121.81万平方米,涉及居民27538户。2014年至今,开发区累计投入约7亿元完成对81个老旧小区的改造,占老旧小区总数的38.57%;改造面积71.33万平方米,占老旧小区总数的58%;受益户数和受益居民分别占76%和79%。作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内容,停车位增设广受市民关注。金华开发区建立居民自治和社区共治模式,通过网格员上门等方式,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和建议,为小区停车设置改造建言献策。

 2014年至今,开发区已改造的81个小区累计增加停车位3779个,平均每个小区增加停车位46个。其中,2019年改造的28个小区原有停车位1327个,改造后停车位增加至2016个,共新增停车位779个,部分小区已基本满足停车需求。“根据《金华市区住宅小区停车管理指导意见》,现阶段我们正在拟定2020年工作目标,争取在2019年基础上,增加更多停车位,方便居民。”婺城区老旧小区数量多,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和雨污分流改造契机,在提升人居环境的同时,增施小区停车位。婺城区住建局房产物业科科长占伟表示,除了增加停车区域,物业服务要同步提升。“物业要多向小区居民宣传,引导居民有序停放车辆。”

 

雅苑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现有居民325户、车辆270余辆。由于停车设施欠缺,近几年停车难一直是个大问题,道路发生拥堵、停车位不足是常态。变化源于半年前开始的停车设施改造。小区改造负责人金华金开城市建设有限公司吴晨介绍,雅苑小区改造从2019年6月初开始,2019年10月中旬结束,目前处于绿化养护阶段。经过4个多月改造升级,小区停车位数量从133个增加到227个,保障1户1个停车位,缓解停车难问题。“改造前车位紧张,无法满足居民日常出行需求。通过前期调查,我们发现小区还存在车辆停放难管理、侵占绿地以及秩序杂乱等问题,本次改造全盘统筹考虑,停车位增设工作与道路、绿化同步设计施工。”吴晨说。除了增加停车位,雅苑小区物业通过设置进出车辆道闸、停车位收费出租等方式,对小区车辆进行限流,合理分配小区内部停车位资源。物业管理公司杨经理告诉记者,为切实缓解停车难问题,物业方与居民代表多次开会商议,出台合理实施办法。“目前,本小区居民车辆经过登记后方可驶入小区,外来车辆不得入内。小区停车位面向本小区居民出租,租金为700元/年,居民可获专属停车位。现在车位还没有全部租出去,没出租的当作临时车位使用。”

  

  婺城区老旧小区众多,这些小区建设时间早,建造之初基本没有规划停车空间和相应的基础设施,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家庭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造成小区内配建停车泊位缺口很大,停车设施建设亟待完善。同时,开放式老旧小区道路四通八达,很多外来车辆停到这里,有的一停就是好几天、甚至一个月,还有的是僵尸车,占用小区本就稀少的停车位资源。我市利用老旧小区改造和雨污分流改造契机,在提升人居环境的同时,施划增加停车泊位。 婺城区青春小区业委会主任王巧慧说,去年政府拨款近3000万元,用于小区提升改造工程,包括雨污分流、路面沥青铺设、绿化、休闲娱乐设施等,旧貌换新颜的同时,新施划了451个停车泊位。为了更好地管理小区停车等事宜,2019年11月,在社区牵头下,青春小区完成新一届业委会选举。“前期我们已经通知小区业主报备车辆情况,接下来还将挨家挨户上门做调查摸底,包括小区内道路停放的车辆,排查出哪些是小区车辆,哪些是僵尸车,再具体处置。”王巧慧说,目前业委会正在拟定规划,计划招聘物业公司参与管理,安装停车杆,实施适当的停车收费。2019年10月底,婺城区北苑小区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小区内的停车泊位由原来的80个增加至400多个,同时安装了停车闸,禁止外来车辆入内,大大改善了小区以往的停车乱象。

 

  针对小区外部车辆涌入“蹭车位”的问题,通过设置临时收费或固定收费进行限制,已成为住宅小区管理停车问题的一个趋势。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破解车位资源紧缺问题?“开放式小区情况复杂,涉及的管理职能较多。”毛建军建议,希望政府能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物业公司管理工作提供更多支撑。同时,加强对业主共有权意识的培养,强化业主自治意识,避免物业和业主之间因停车位产生矛盾,公平公正解决小区停车治理难题。占伟认为,相关部门、小区居委会、物业公司应多方协作、密切配合,在充分尊重业主权益、广泛征集业主意见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挖掘小区现有停车资源。如在规划允许和保障消防通道畅通的前提下,通过改造绿地、拆除违法建筑和利用闲置场地等方式,合理利用小区道路规划停车位。与此同时,可以联系交警、执法等部门,对小区外部的一些次干道路、支路、背街小巷等公共空间施划停车位。“最近,柳湖小区就提出要新增200个车位,初步设想是对部分花坛绿地进行改造,前提是小区全体业主必须意见统一,且不违背规划。”

  全国多地在大力实施“潮汐停车”模式,加速构建城市、区域乃至全国统一的“互联网+智慧停车信息平台”。即将辖区内的各类停车位资源通通纳入平台,实时动态管理,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智慧停车虽然无法增加车位供给,但可以在错峰停车上提供技术支持,如通过智能收费系统,可实现对车辆按照不同的费率、时段等进行差异化收费,控制车辆进入小区的权限及费用,从而强化车位的高效利用。目前,我市部分单位停车场也在实行错峰停车规范管理。单位内部停车场晚间时段的空闲车位,免费向周边居民开放。传统停车场占地面积大,与城市其他规划冲突。建设立体化、智能化停车场,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有效提高空间资源的利用率,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需求,也是走向智慧城市的必经之路。目前,北上广深等城市的老旧小区都在探索,金华还有多远?“金华一些大型商场现在都有立体停车位,但要在小区推广,还得结合实际充分考虑。”占伟表示,就老旧小区来说,是否有地下停车场等空余空间,基础条件是否达到改建标准,业主是否同意通过,改造费用由谁承担等问题,都是需要考虑和研判的前提。从老旧小区改造、新建小区实施人车分流等方面入手,立足长远,探索建设立体停车场、智慧化停车系统等新举措,破解住宅小区停车难仍是任重道远且需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阅读  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