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公司动态

邦达集团 BANGDA GROUP - 以科技为动力 以质量求生存

首页> 新闻中心 > 公司动态

数字化让无锡文物保护与开发更“酷”

2018-07-25 09:32:41



 随时随地在线“把玩”文物,无锡博物院日前将这个很“酷”的想法变成了现实。目前全市共登记文物44931件套,其中3万多件藏品收在无锡博物院。如何“唤醒”这些沉睡在库房中的文物?运用现代科技,通过数字化方式让文物“活”起来就是一种可行之道。记者调查获悉,无锡博物院馆藏文物的数字化信息目前已采集完毕,部分文物图片已公开放在网站上,有的还使用上了3D、AR等先进技术,让文物“活”起来的同时让更多市民有机会一睹文物“真容”。

 

■给文物建立国家“身份证”

据了解,2012年10月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随后,无锡便开始了大规模的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顾名思义,可移动文物是指馆藏文物,即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给这些文物办理类似“身份证”和户口的工作,就是可移动文物普查。“户口”上,每一件馆藏文物都有永久、唯一的22位数字编码,以及文物定名、年代、类别、质地、尺寸、数量、完残程度等一系列信息,同时也必须配上相应的文物照片。

截至2016年,无锡共有61家国有单位上报文物44931件套,不光涉及文博、档案、图书、史志、园林,还有宗教、教育、国资、银行、民政等十大行业,基本摸清了无锡地区的文物家底。专业人员对每一件文物都采集了数据和图像信息,建立了文物数据库,为今后的文物管理和保护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无锡博物院的3万多件藏品中,等级文物有1142件,其中一级文物52件,二级文物354件。除了给这些藏品申报国家“身份证”,锡博也在官网上逐步公布了文物清单,目前已有书画、紫砂、惠山泥人、杂项和近现代文物200多件与观众在线“面对面”。其中,约50件藏品采用3D和AR技术,可供观众360度全方位“把玩”。

“靠去博物馆实地参观,显然是有局限性的。博物馆一方面要努力保存好这些文物的实物使其避免损坏,另一方面也应尽最大可能传播文化。”无锡博物院党总支书记肖炜表示,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将藏品搬上网,把沉睡在库房中的文物“唤醒”,可以使博物馆为更多人服务。今年将继续推进文物藏品数字化,拟完成200件套3D或平面仿制。

 

■文物保护引入“黑科技”

为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无锡博物院使出了浑身解数。据介绍,文物修复室是申报国家一级博物馆资格的硬性要求之一,为此锡博将新增文物修复室和标本室来填补这项空白。另外,锡博以收藏历代书画见长,很多藏品涉及到重修装裱工作,因此还将建立装裱室,同时专门招聘书画装裱专业人员。可以说,从硬件设施到人才培养,无锡博物院正在努力迎头赶上。

一些“黑科技”首次被应用于文物保护。首先是库房环境测控系统,将利用精密空调对博物院库房温湿度大环境进行测控,业务部门使用测控软件的同时,测控情况同步显示于博物院大数据平台。正在改造中的中三展厅配置具有远程标定服务的高精度无线传感监测器,也将对展柜内温湿度环境数据进行实时测控,并依据环境监测设备所检测的文物保存环境的各项参数对其环境调控设备运行参数进行远程控制,实现“测控合一”。这两项工作被纳入“智慧保护”一期建设,将于今年完成。二期建设则主要针对中二、中四展厅展柜内的微环境测控系统,并将系统接入博物院大数据中心管理平台,计划于明年完成。

 

■多措并举让文物“走”出库房

如何用高科技激活文物生命力,给人们带来更好的观展体验,是时下中国文保界最火热的命题之一。在数字化建设上,无锡并没有掉队,“智慧博物院”的构想正一步步变为现实,让文物不再冰冷,让它们变得有趣。

肖炜告诉记者,正在调试中的“智慧导览系统”能面向观众提供参观前、参观中、参观后的信息获取体验、导览、交互、学习等综合服务。“观众只要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通过APP开启数字导览讲解,走到哪儿,哪儿的文物介绍就会自动跳到手机上,还能享受随身语音导览。”同时,票务、客流系统也将实现网络预订、自助领票及客流统计分析等智慧体验管理功能。

由于一些有机文物如年代久远的宋画、丝绸等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受损伤,以及部分展览受场地限制不能办实体展,锡博今年将着手虚拟展厅建设,提高馆藏文物的利用率。如今,只要市民家里有高清机顶盒,遥控器调到“518”频道,就能打开“电视博物馆”,足不出户欣赏“永不落幕的展览”。

故宫让《清明上河图》“活”了起来,锡博也将精心挑选50幅反映无锡园林文化的古今画卷,VR 化后令它们获得全新的生命力。此外,今年还将打造科技感十足的全息舞台,带领观众进入虚拟与现实融合的双重空间。而锡博下辖的周怀民藏画馆APP数字导览即将完成,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也将在保护修缮的基础上做好剿丝工业专题展示、工业遗产数字展示等一系列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

有关负责人表示,无锡博物院是“智慧无锡”建设中“智慧文化”部分的重要载体,只有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用活、用好馆藏资源,传统文化才会焕发活力,文化传承才会薪火绵延。

 

让“高冷”的文物 更有亲和力

据统计,近年来全国博物馆每年参观人数约7亿人次,平均下来,每人2年才进一次博物馆。而在一些欧美国家,人们平均每年都要走进博物馆三到五次。怎样才能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这是摆在大多数博物馆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学会“吆喝”,用更接地气的方式让一贯“高冷”的文物变得更有亲和力,这也许是传统文化的“正确打开方式”,这方面,故宫博物院已经先人一步。其种种有益的尝试表明,智慧化的大门已经开启。

在“智慧无锡”的建设中,数字化建设同样在无锡博物院开展得如火如荼。大数据中心建设、“网上锡博”、“掌上锡博”、智慧保护建设……数字化技术有效地辅助了文物的管理、展示、修复以及保护等过程,不但提高了藏品的利用率,还能将背后挖掘出的文化信息传播得更远。

当然,数字化的发展永无止境,而博物馆的核心依然还在于藏品。现代技术说到底只是一种工具、一种手段,如何通过它们来更深刻地揭示传统文化内涵,如何利用所有可能的技术服务公共教育,使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能接受、并享受他们在博物馆的所见所闻才是核心要义。 (陈菁菁)

阅读 1418